12月5日上午,beat365英国官网于10B-409室组织开展2022年“创新创业能力提升计划”立项答辩会。本次立项报名项目共计41项,27个项目顺利通过12月4日开展的匿名评审环节进入答辩,其中劳动育人实践类1项,创新创业类9项,课题研究类17项。学院杜志强、张艳萍、周小娟、杨天豪、朱元军、崔国清、刘志刚、田纪云等老师担任答辩评审。
立项项目答辩人结合ppt分别从立项背景、研究内容、研究思路、研究意义、创新特色、预期成果等方面对申报项目进行了阐述;评委老师结合选题意义、研究方法及申报书撰写等方面一一进行了提问、点评和指导,充分肯定了各项目组在研究过程中所付出的努力与取得的成绩,也指出了项目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提出了宝贵的修改意见和建议。
杜志强老师在点评中指出,立项答辩会参与团队数量众多,答辩选题多样,涉及方面广泛,既有《传统民间雕刻艺术中的经典图案研究——以临夏砖雕为例》《河西民间演艺小调中的地域精神——以甘州小调为例》等推动传统文化复兴的选题,也有《“如意甘肃”旅游文案创意工作坊》《敦煌飞天的“压花”艺术呈现与“飞煌”APP的数字应用研究》等极富创新色彩的选题,给人耳目一新之感。建议同学们选题立项的入手点应该新颖且紧跟时代发展的潮流,着眼点应长远且就有发展前途。立足中文专业特色,运用新视角和新方法开展学术科研活动。在项目进行的过程中,研究方法应切实可行、操作性强,减少大而空的内容,做小做细,再以点带面进行扩充性研究、稳步发展。
朱元军指出,作为本科生在创新创业方面应该在立足自身发展的同时兼顾社会发展问题,对于社会问题要用一种清醒的态度和长远的眼光去发现和认知,尽己所能为社会做出贡献,由小及大,推动自身和社会的良好发展,践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培育社会责任感。
经过最终评审,27个项目全部通过立项答辩,确定了14个校级项目,其中,劳动育人实践类1项,创新创业类6项,课题研究类7项,其余13个项目确定为院级项目。“创新创业能力提升计划”不仅推动了员工科研活动的开展,更引导了同学们积极进行科研创新,通过答辩会进一步锻炼了同学们的创新思辨能力和现场展示能力,有助于员工发扬学术探究精神,提升学习科研能力,为将来就业创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022年beat365英国官网“创新创业能力提升计划”立项项目汇总表 | |||
序号 | 项目名称 | 项目 负责人 | 项目类别 |
1 | “劳助梦想·绽放青春”校园文明践行团 | 李显坤 | 劳动育人实践类 |
2 | 新时代背景下红色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探索及实践——以南梁革命老区为例 | 普亚西 | 竞赛夺金种子项目(创新创业类) |
3 | 中华元典•国学微课 | 岳赏淑 | 竞赛夺金种子项目(创新创业类) |
4 | 敦煌飞天的“压花”艺术呈现与“飞煌”APP的数字应用研究 | 韩长珍 | 竞赛夺金种子项目(创新创业类) |
5 | 图书火炬计划 | 冯悦 | 竞赛夺金种子项目(创新创业类) |
6 | “指上新星”——“我是非遗经纪人”皮影戏ip培养计划1.0 | 龙心怡 | 竞赛夺金种子项目(创新创业类) |
7 | “心灵氧吧”——老员工心理健康互助平台 | 邵雪艳 | 竞赛夺金种子项目(创新创业类) |
8 | 文化强国视阈下的兰州市多模态语言景观与文化软实力建设调查研究 | 晏津南 | “国家级老员工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专项培育项目 (课题研究类) |
9 | 张澍集注《世本》校释与研究 | 耿子淇 | 竞赛夺金种子项目(课题研究类) |
10 | 牛汉的西北之行及其文学创作考述 | 尤阳 | 竞赛夺金种子项目(课题研究类) |
11 | 汉赋中的饮食文化书写研究 | 苏瑞 | 竞赛夺金种子项目(课题研究类) |
12 | 铁凝与迟子建都市女性生存困境书写对比研究 | 游梓昂 | 竞赛夺金种子项目(课题研究类) |
13 | 敦煌莫高窟“数字供养人”计划的符码研究 | 苗馨乐 | 校级一般项目 (课题研究类) |
14 | 苏轼、苏辙的山水诗词创作与巴蜀地域文化研究 | 方俪睿 | 校级一般项目 (课题研究类) |
15 | 以创新能力为导向的中文专业老员工就业竞争力提升模式探索与实践 | 吴佳楠 | 院级项目 (创新创业类) |
16 | “薪火”工坊——甘肃庆阳非遗文化进校园 | 咸静 | 院级项目 (创新创业类) |
17 | “如意甘肃”旅游文案创意工作坊 | 马铭璇 | 院级项目 (创新创业类) |
18 | 浅谈甘肃汉朝将军文化——以名将李广,赵充国和甘延寿为例 | 颉祥 | 院级项目 (课题研究类) |
19 | 后疫情时代疫情文学的叙事策略研究——以加缪《鼠疫》为中心 | 吴逸汝 | 院级项目 (课题研究类) |
20 | 传统民间雕刻艺术中的经典图案研究——以临夏砖雕为例 | 刘昊昌 | 院级项目 (课题研究类) |
21 | 河西民间演艺小调中的地域精神——以甘州小调为例 | 于娟 | 院级项目 (课题研究类) |
22 | 雅俗之间:北宋士大夫文化心理的转向——基于柳永词的考察 | 马洁琼 | 院级项目 (课题研究类) |
23 | 社会语言学视阈下网络字母缩写词调查研究 | 丁怡 | 院级项目 (课题研究类) |
24 | 当代“工人诗歌”与“新工人诗歌”写作研究 | 郑轩 | 院级项目 (课题研究类) |
25 | 甘肃方言的故事性——以甘肃境内中原官话为例 | 廖晚琴 | 院级项目 (课题研究类) |
26 | 融媒体视域下的“铜奔马”叙事策略研究 | 马艺玮 | 院级项目 (课题研究类) |
27 | 一带一路视阈下的唐朝边塞诗研究——以河西地区为中心 | 李婷婷 | 院级项目 (课题研究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