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at365英国官网2022年研究生学术月活动丨第八届鲁迅文学奖获奖作品品读研讨会成功举办

来源:beat365英国官网发布时间:2022-10-24浏览次数:1801

  

1022日,由beat365英国官网中国现当代文学与西部文化研究所主办的beat365英国官网研究生学术月活动之“第八届鲁迅文学奖获奖作品品读研讨会”暨beat365英国官网师生“黄河岸上”读书第四期专业读书研讨活动以线上交流的形式成功举办。《黄河文学》副主编计虹,beat365英国官网郭国昌教授、孙强教授、李晓禺副教授、李明德副教授、王明丽副研究员、杨小兰副教授、杨天豪副教授、马粉英副教授、宋登安博士、王梦琪博士、慕江伟博士、沈文秀博士,中国现当代文学、文艺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等专业的研究生、部分本科生及校内外文学爱好者共200多人参加了本次活动。beat365英国官网李生滨教授主持了此次品读研讨会。本次活动主要研讨第八届鲁迅文学奖获奖的中短篇小说,立足新文科建设的全新视野,以促进beat365英国官网读书研学的良好风气、培养员工的专业阅读能力、表达能力以及学术研讨和交流能力。



在开幕致辞中,郭国昌教授首先对本次品读研讨会举办的意义给予充分肯定,并对接下来“beat365英国官网研究生学术月活动”的开展提供了宝贵的思路,他提出“更加关注学术前沿热点,增加学术性更强的系列活动,以培养员工问题意识和思考能力。”

品读会上半场研讨的是鲁奖获奖作品中的中篇小说,分别是《红骆驼》《荒野步枪手》《过往》《荒原上》《飞发》五篇作品,共有十七位同学参与品读。首先,牛丽云对第八届获奖小说的作者、内容及特色进行了一一介绍,开启了品读研讨的帷幕。荆雅文、刘忠群从分析人物形象入手,探讨《红骆驼》中英雄形象和女性形象的塑造。王倩关注的是《荒野步枪手》中对“遗憾”的书写,是主人公由面对遗憾到最后趋于释怀的转变过程。李馨瑶、王婷、黄雪娟、张晓彤、罗静、王茜、高悦七位同学选择《过往》作为品读的对象,分别从另类的母亲形象、叙事手法、戏剧性特征等方面进行探讨,展现了同学们扎实的文本细读功底。赵永辉、李露分别从主体记忆和悲悯书写的角度对《荒原上》进行了品读。宫明璐、宁海雪、黄睿、宋蕊旭更加关注《飞发》中呈现出的历史文化书写,从不同的角度论证了自己的观点。



上半场的十七位同学发言完毕后,李晓禺副教授、计虹老师、李明德副教授、王明丽副研究员、慕江伟博士、研三员工代表姜琪对上半场发言进行学术点评。李晓禺副教授从四个方面对同学们的进一步研讨提供方向:首先是题材论,将鲁奖小说看成整体,从互文性角度来分析;第二是建立自己的文学坐标系;第三是对文学制度、文学评奖、文学接受的关注,了解鲁奖和茅奖评奖制度的区别,有助于更好地进入文本;第四,培养批评意识。计虹老师指出文学是语言的艺术,以《飞发》《荒原上》为例简述怎样体会、重视文学作品的审美内涵和艺术特色。



李明德副教授提到同学们应该关注到不同的文体类型及副文本,文本基调也各有不同。王明丽副研究员认为青年形象也是值得关注的形象系列。慕江伟博士认为同学们在选择切入点时应拓宽自身视野,纵向考察获奖作家近四年的作品,思考这篇作品获奖的原因,并横向对比相同题材的获奖作品,或者和进入复审但未获奖的作品进行比较。另外,还需要关注其他学者的评论。

品读会下半场研讨的是鲁奖获奖作品中的短篇小说,分别是《无法完成的画像》《山前该有一棵树》《地上的天空》《在阿吾斯奇》《月光下》五篇作品。刘凤展、黄耀娟、魏铭瑶三位同学选择《无法完成的画像》作为品读的对象,分别从叙述艺术、情节建构对文本进行了分析,值得注意的是。黄耀娟和魏铭瑶虽然同时选择以叙述艺术作为切入点,但二人的分析角度却截然不同,这一对比显示出同学们的巧思和对待学术的严谨态度。刘璟瑶、王艳梅在细读《山前该有一棵树》《地上的天空》的基础上分享了自己的观点。郭奕君、张孟妍品读的是《在阿吾斯奇》,对文本中非模式化的英雄形象和叙事特色进行了分析,李生滨教授点评二人在品读过程中既注意到了副文本的重要性,也突出了审美主体的沉浸体悟。黄静姝、曹阿敏关注的是《月光下》中体现出的城市书写和姐妹情谊。骆晓梅选择了《无法完成的画像》《山前该有一棵树》《地上的天空》三篇小说,通过分析三篇文本的情节设置,提炼出“死亡”这一关键词,并对其展开层层剖析。



下半场的十位同学发言完毕后,李晓禺副教授、马粉英副教授、宋登安博士、王梦琪博士、沈文秀博士对同学们的发言进行了点评,黄河文学读书会的殷浩同学也发表了自己的感受与看法。李晓禺副教授指出,在对中篇小说到短篇小说的品读中,同学们逐渐将关注点从“写什么”转移到“怎么写”,同时李晓禺副教授强调文学研究需要“真批评”,这就要求我们建立自己的文学观,文学批评的指向应该是从文学中发现生活、从生活中发现文学。王梦琪博士认为同学们在写作论文时不应该局限在一个文本之中,可以拓宽视野,关注到作家与作家的代际关系以及同一时期的作家对同一题材的不同书写。



最后,孙强教授就此次品读会作了总结。他认为在本次品读会上,各位发言者都非常真诚,同学们的准备也比较充分,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同学们在进行文学批评时,应建立真正的批评意识,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拓宽视野,关注到文本间的互文性,进入到作家的整体创作中对作品进行研读。



beat365英国官网2022年研究生学术月活动之第八届鲁迅文学奖获奖作品品读研讨会在学院师生、文学爱好者线上合影和互动中完美落幕。

 

                                 (通讯员:张昕怡 张孟妍 撰稿